新聞詳情
白水縣水利 實施雙水源互通 增強城鄉飲水安全可靠率.白水縣位于陜西省東北部,處于關中平原與陜北高原的過渡地帶,作為渭南市唯一的山區縣,“飲水安全”一直是熱門話題。 而今,白水縣始終把飲水安全作為最大的政治任務和第一民生工程,常抓不懈、緊抓不放,圍繞飲水安全目標,持續推進智慧化提效能、規模化提覆蓋、便捷化提服務“三化三提”工程。截至目前,累計投入 2.15 億元,將 186處供水工程整合為 81 處,60%的村莊實現雙水源覆蓋,供水保障率 95%以上,自來水普及率99.95%,水質達標率 100%。 白水縣堯禾集中供水站 建成于2014年的白水縣堯禾集中供水站,利用鐵牛河水庫作為主水源,連通周邊7眼機井為補充備用水源,實現雙水源保障,并于雷牙集中供水工程實現了互為備用,不僅讓堯禾鎮、杜康鎮、雷牙鎮等23個行政村4萬余人實現了“飲水甜”,而且還肩負起了白水縣城的備用水源任務。 進入堯禾集中供水站生產車間,兩排一米多高的濾水管吸引著眾人的目光。“這是2021年增加的80立方米超濾凈水處理設備,可以在原來自來水凈化處理的基礎上,將更細的顆粒物等雜質進行過濾,從而提升水質。”堯禾集中供水站站長張振倉說,我們站幾乎所有的設備都實行智慧化、自動化,實現農村水站手機軟件實時智能監測。 堯禾鎮李家塬村地處鐵牛山深處,18個小組303戶分散居住在“三溝四梁”溝壑之間。一怕干旱,二怕酷暑,是生活在這里的人們真實的寫照。 “前些年,吃水靠的是地窖水。后來,村里自建高位水池,但是水質難以保證,拉回來的水靠自然沉淀。”7月29日,白水縣堯禾鎮李家塬村黨支部書記丁久旺坦言,村民務農是第一位,拉水是第二位。一年到頭最期待的就是下雨天,下雨了就不用去找水了。下一次雨,家里的鍋碗瓢盆都接滿水,地窖就用來存水。 2020年,在各級政府的幫扶下,李家塬單村無人值守水站投入使用,村民吃水難的日子一去不返了。丁久旺依然記得當年通水時激動人心的場景。“李家塬水廠供水及時正常,水質好,水量旺。水龍頭一開,自來水嘩嘩嘩就流出來了,方便得很。”丁久旺說,現在和以前比,可以說是一個天上,一個地下。 不僅如此,白水縣依托現有的水源條件,依托“千噸萬人”集中供水工程,通過管網連通、水源互通建設,通過區域內水量相互調配和補給,有效解決了供需矛盾,使供水不足的地區逐步實現了24小時不間斷供水,全面構建農村供水“同源、同網、同質”服務體系,充分保障群眾喝上方便水、放心水。 “正是由于缺水,我們才千方百計實施雙水源。”白水縣水利局副局長孫春莉說,我縣緊抓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機遇,聚焦短板弱項,加大投入力度,縣財政每年投入資金3000萬元以上,全面提升農村飲水安全保障水平,增強農村群眾幸福感和獲得感。 |